主如彬委员、耿姗姗委员、黄慧文委员、王飞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布局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收悉,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关注与支持。经认真研究,结合我市实际工作推进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推进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将其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部署要求,立足物流枢纽优势和产业基础,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低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物流”、文旅”、公共服务”、应急救援”等方面,都有相关应用场景。无人机航线已开通7条,山东凤凰通用航空在沂蒙山景区开通山东首条空中游览航线,市城管局成立了全国首支成建制、专业化的“空中城管”巡查队伍,市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接入207架无人机,实现突发事件现场信息即时传输。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拥有4D级民用航空国际机场1处,规划的11个A1类通用机场中,费县、临沭2个A1类通用机场已基本建成;兰山石屯直升机机场(B类)正在办理A1类通用机场升级手续;莒南、平邑、兰陵3个A1类通用机场正在办理军方审批手续。设立航空应急救援基地1处,建成应急救援和森林防火野外停机坪37处。三是产业体系逐步构建。我市现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42家,其中无人机整机制造、销售企业7家,零部件生产企业4家,在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
二、重点工作推进举措
(一)构建统筹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支撑
1.健全组织架构。申请成立低空经济专项工作小组,统筹抓好组织领导、发展规划、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协调推进产业发展重大事项。
2.完善政策体系。根据国家、省即将出台的“十五五”规划及低空经济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我市方案政策,重点扶持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无人机研发制造、低空物流等领域项目。
(二)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夯实发展根基
1.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兰山石屯直升机机场(B类)A1类通用机场升级工作;加快莒南、平邑、兰陵3个A1类通用机场军方审批进程。对全市37处森林防火野外停机坪进行功能升级,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2.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根据低空发展实际需要,探索建立“临沂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中心”,整合飞行计划申报、空域审批、气象服务、应急协调等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接入山东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及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UOM),同步对接我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飞行计划申报—空域审批—飞行监控—事后归档”全流程线上办理,简化临时空域申请、跨部门审批等环节。
(三)培育产业生态,增强发展动能
1.强化产业链建设。重点引进无人机整机制造、航空材料等核心企业,推动山东交通学院、临沂大学设立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共建无人机研发中心,重点攻关飞行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2.推动“低空+”融合发展。立足人口众多、物流集聚、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广泛发掘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的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以应用带动制造、推动融合、增创优势,以场景吸引项目落地,带动产业发展。
(四)强化保障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用好致同双碳产业基金、点亮临沂天使创投基金、山科源动聚才(临沂)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低空机场、停机坪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低空飞行服务领域的企业,在土地供应、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
2.加强安全监管。建立“公安+民航+应急”联合监管机制,制定低空飞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飞行场地安全检查;依托全市低空管理平台,实现对无人机飞行的实时监控与违规预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快试点示范建设。全力争取国家级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重点推进无人机物流配送、公共服务等示范场景打造。
2.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规划的通用机场加速建设,在重点园区、景区建设无人机起降点,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建立临沂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中心,接入山东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及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
3.加大招引力度。重点招引无人机整机制造、航空材料等核心企业,完善我市低空经济产业链条。
感谢你们对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持续优化工作举措,希望继续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